《牛虻》
立即购票

剧情简介:

《牛虻》中的主角亚瑟曾致力于“为意大利献身,使她摆脱奴役和贫困,帮她把奥地利人驱除出境,成为一个自由的共和国”,并且加入了青年意大利党。

 

但单纯稚嫩的青年革命党人亚瑟因被误解其背叛组织,残害同伴而备受指责、唾弃,深爱的姑娘琼玛也对他彻底失望而离去;与此同时,他意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竟是他深爱且信仰的主教蒙泰尼里和母亲的私生子;兄嫂亦以家族颜面的理由将他赶出家门……

 

亚瑟遭遇了一系列沉重的变故打击,亲情的决裂,爱情的背离,信仰的崩塌……致使亚瑟佯装投河自尽,奔赴南美。

 

十三年后,亚瑟带着一身伤残重回故乡,苦难的经历已把他磨练成了一个谁都不认识的,外号叫“牛虻”的列瓦雷士先生,曾经单纯天真的少年已然成为拥有独立人格并追求坚定信念的命运反抗者。

 

当他重回故土面对故人,以“牛虻”的面貌再次叩问生命的种种疑问,这一次他又将得到什么样的回答……


a53c35fb-ef33-4d0e-87a1-a085f6c2a4e5.jpg

 

观众评价:


不顾一切的父爱。信仰面前或利益面前,儿子只能是第二位的。他只能也信仰自己所信仰的。


他与儿时最爱的琼玛见面要做不相识。最后也只能在转动的舞台边追逐着爱人琼玛,在信中袒露自己的爱。这迷蒙柔和的灯光全覆盖在他们俩身上,似乎这封信会持续一辈子。

 

好爱亚瑟、蒙泰尼里神父,所有的演员,台词太好,包括动作设计。扶着肚子坐下必须要慢、凳子端着久了都忘记这是给主教大人坐的了.....光和音乐和演出水乳交融,热泪盈眶!


c848cff2-45bf-4fbd-b0f4-9f2c7db4d9f3.jpg

 

这部剧的打光超好看,很有氛围,很加分。全剧的灯光以暖色调为主,油画般的质感,人物的服装是有点像《我,堂吉诃德》。最最喜欢一个从上往下吊下来的金沙巧克力球镂空金属装置,把舞台的灯光散射成一缕缕的耶稣光,前五排中轴座席大概率会被沐浴到,配合剧情的展开特别玄妙。有一个画面是白色和黄色的光束从左上打向右下,侧光描绘出人物侧脸的轮廓,奇妙的是两束光混搭后覆盖

 

在人物的戏服上,居然能看到些许彩虹 ,就像是人物弧光。

 

这部剧的场景切换挺有意思的,是用一个大型的旋转装置,在旋转间切换空间、倒流时光。比如舞台旋转之间,男主角就从列瓦雷士瞬间变成了年轻时的亚瑟;比如其中一个配角,他的出场是从幕布的侧面走出来,然后绕着旋转装置的半圆形公转一周,从光明走到黑暗,再从暗黑辗转到光明,之后再亮相开口说台词;比如,女主角有一幕就是逆着正在旋转的舞台,与众人背道而行,暗合了此前剧情展现的人物关系和价值观,也从绕圈中切换到了下一个故事发生的场景。


7d715c54-5007-4dee-8d51-a07b6dffcc82.jpg

 


《牛虻》这部戏本身给我最大的三个印象(1)话剧演员台词真的很强,声音质感很好,就像电视里配好音一样无瑕疵(2)舞台的灯光、设施效果特别好,以前总觉得话剧的舞台比较普通或者写实,但这部里面的场景、各种灯光和设施配合给人印象挺深的。(3)男主很多幕的躯体形态都做得很好,最典型的就是他拖着半拐的残腿,有一种看博物馆那些肖像画的效果。


cf6d9897-b4f8-4c57-9a6a-936aabd71e56.jpg

 


这次座位距离舞台比较近,演员们的表情能看得比较清楚,演员们的表演很有感染力,情绪饱满,引人入胜;

 

不得不感叹灯光效果真的非常棒,大大提升了整体演出的氛围和质感,几乎每一段落开场,灯光打开的一霎那,感觉都像是在欣赏一幅幅完美构图的动态古典油画,带给观众很沉浸的视听享受;

 

旋转舞台也运用得非常巧妙,人物的走位加上灯光的完美配合,营造出很丰富的层次感和虚实结合的感觉,增强了舞台上故事的整体表现和叙事性;

 

演出结束还有现场导演和主演的互动采访,主演们辛苦演出了两个小时,还能跟观众们轻松互动,真是感人;还有宣传册也做得很用心。看剧小白表示,这次的剧真心感觉看得好值啊哈哈哈!


7a2d7602-c0d6-4454-b295-bb395f1f0c2d.jpg